5068儿童新闻中心

小学生心理是怎样的 怎样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

fby 2014-12-22 17:12:00 手机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和关键,怎样让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方面。俗话说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可见其重要性。想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首先需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那么小学生的心理是什么样的呢?赶紧和小编一块来了解一下吧。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它主要包括认知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内容。

  (一)认知与学习心理

  一般而言认知与学习心理主要包括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学习环节和方法、思维方法、社会认知。研究表明,加强这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可以使小学生按学习规律去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和用脑卫生,注意劳逸结合,消除学习中的被动状态,从而更好地掌握注意记忆、观察、思维规律,学会学习。

  (二)心理品质

  一般而言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认识自我、自信、兴趣、动机、能力、性格、气质、情绪、意志、战胜挫折等。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从而学会做人。因为任何教育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情意结构,而内化的程度将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因此,心理品质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重头戏。

  (三)人际关系

  一般而言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社会交往,善待他人,正确处理与同学、家长、教师与集体的关系。通过这方面的教育,可使小学生提高交往能力,学会调整人际关系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能在和谐、安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小学生主要心理特点

  (一)感知、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他们的感知从无意性、情绪性渐渐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力和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也都会不断提高,开始逐步懂得珍惜时间,学习的自觉性也日益增强。

  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他们对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记住,而对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有时记起来却感到困难。他们能记住一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而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却难以记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对词的抽象识记和意义识记的能力都会不断提高。

  (二)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片面、模糊逐步向完整、正确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直观性。低年级学生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特征的情况下,对某些概念进行概括会感到困难。而到了高年级,他们则开始能够依靠表现一定数量关系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掌握抽象、本质特征的成分不断增多。

  (三)情感、意志的特点。

  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此时他们的好恶不再是只停留在口头或面部表情上,而是常付诸于行动。认识、分析各种问题开始注意从动机、效果多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对成人的依赖性较低年级小学生明显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会渐渐增强,他们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在遇到难题时,有时也能够控制自己不泄气、不分心,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四)情绪、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自我控制能力较之幼儿阶段有了发展,但仍比较差,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高年级学生已能感受到生活新奇和美好,喜欢动脑筋,乐于提问题,但仍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老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较多地评价他人,不善于客观地评价自己。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作出评价。他们逐步学会了用道德观点和社会准则来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能够同时看到正面和反面、优点与不足。另外,随着个性的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也不断增强,性格对他们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然小学生性格的可塑性很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行为会渐渐形成习惯,性格也就越来越稳定,越来越难以改变了。

  三、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健康的心理来自于健康的体魄,和谐的环境,正确的疏导和科学的诊治。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一)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难得向老师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与学生谈心,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使个别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老师只有做学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烦闷向老师倾诉。我班一名女同学吴莲莲,原来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他父母离异,爸爸精神有问题,妈妈离开了他们。这对她的打击很大,只能寄人篱下,都是她叔叔婶婶照顾她。听说以前她很不喜欢讲话,也不爱笑,常常自己一个人在一个角落呆着。后面转来了我们班,刚开始我很注意这个女孩子的一举一动,一下课就会像朋友间一样的跟她聊天。发现其实这个女孩并不像其他老师说的那样。其实她是挺开朗的。行为习惯也都不错。后来,我先让她当组长,让她可以跟更多的同学接触,接着,我让她帮我管理功能室,负责每天的打扫。后面我就把图书管理员这个称号也给她,让她有更多发挥的空间。渐渐地,她爱笑了,一下课就会跑到同学中去一起玩。也曾听过有老师们跟我提过她,“许老师啊,吴莲莲现在在你们班变得很开朗,很爱笑。”这句话一直深深的记在我心里。真的很开心。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有困难,家庭生活受挫折时,他们心情苦闷,情绪失衡时,老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开展谈心活动。俗语说,把心底的话说出来,就等于替你的心病打了一剂强心剂,老师应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把心里的积郁情绪渲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二)尊重学生,宽容学生

  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这些学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教师不尊重他,他也感觉不到自尊,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实践表明,只有从尊重出发,学生才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宽容是山,因为它能花草树木;宽容是海,它能容下江河溪流;宽容是暖风,他能吹散心中的愁云;宽容是春雨,它能润万无而细无声。教育需要宽容,因为,学生需要老师的宽容,需要老师的理解。古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对待孩子,不能太苛刻,要多一份宽容。今天来迟了几分钟,家课本忘带了,作业做错了……应以正面教育为主,而不要动不动训斥、责罚、威吓。教师应该给学生应有的安全感,这样学生装才会感觉到温暖和爱心。然而,所有的这些都是我在不久前所感悟到的。在我们班有两个非常调皮的学生,平时在我面前都表现得很乖,很难想象他们会做什么事来,就在一天中午都快两点了还没进来,平时都不迟到的到那时候都还没进来,正准备打电话给家长时,就看到两人急匆匆的跑进来了,当时我有点急了,态度不怎么好的问:“两个中午跑去哪?怎么这么晚才进来?”两个人的答案真的把我吓急了“我们被一个疯子追,那疯子手里还拿着刀。”两个人的说法都是一样的,当时我还很担心,也很庆幸两个都没事,不过没想到的是,两个人是串通好的骗我,其实两个人是在家里玩忘了时间才迟到的。那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谎言呢?这个是我一直以来都在琢磨的问题,或许是自己不够宽容吧,小孩子可能是怕迟到进来会被我罚。虽然这是一件小事,然而透过这一件小事,我却发现对孩子的宽容要远比训斥更具有教育的力量。。事情过后当我坐下来细想却发现:当你宽容了孩子的过失,孩子会从心底接受你的教育,你所给予的理解,会让他受用终生。因此,教育需要宽容,宽容也是老师从事教育事业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美好品质。

  (三)创造环境,多样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主要有赖于学生所处班级心理环境的状况。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小学生以鼓励为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营造一个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长处,继续努力,更加勤奋,力争全面发展的上进心。经常开展集体主义的教育,让学生树立爱学校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良好的班级集体融洽师生、同学关系,对学生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离群独处的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帮助其矫正不健康的异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