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网 > 实用文 > 观后感 > 老炮儿中小学观后感

老炮儿中小学观后感

时间: 小龙 观后感

老炮儿中小学观后感(精选5篇)

《老炮儿》是两个“老炮儿”合作的作品,冯小刚和管虎的合作让大众在热闹和喧嚣之中感慨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巨变。剧中的老六似是一个老舍或王朔笔下的人物出现于现世,他依然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尽管世界已然大变。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老炮儿中小学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老炮儿中小学观后感篇1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崔健写出这句歌词,唱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过去三十年,神州大地所经历的种种变动,超出了之前的三千年。而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皇城根下的北京人来说,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自身的理念,他们周遭的一切,都发生了让自己难以置信的改变。

但还是有那么一些人,不管世界如何变迁,不管生活如何不易,都不愿丢掉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电影《老炮儿》中的六爷及其一群老伙伴们,无疑就属于这样的人。当然,六爷的性格最为鲜明,最后的结局也最让人唏嘘。

这是冯小刚继《冤家父子》之后,再一次于大银幕上出演男一号。巧合的是,两部电影中,他出演的都是丧偶的中年人,有一个不听话,敢直呼自己名字的儿子。父子之间也总是闹得不可开交。只有通过极端的方式,付出沉重的代价,父子之间才能实现和解。但相比之下,《老炮儿》的故事设置更有悲剧色彩,而冯小刚的表现更加震撼人心。能得到金马影帝,也是对其表演才华的最好褒奖。但评委们似乎忘记了,冯导出演这样的北京土著,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本色演出,演不好才奇了怪呢。而导演管虎和女主角许晴,也都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北京人。

主角六爷(冯小刚饰)年轻时曾是个古惑仔式的风云人物,经济大潮到来之后却落伍了,只能守着自家旧宅,开个小卖部维持生计。连亲生儿子晓波(李易峰饰)都不待见他。六爷身边的好朋友,也只剩下了闷三儿(张涵予饰)、灯罩儿(刘桦饰)等少数老混混,以及一个半老徐娘话匣子(许晴饰)。

晓波有几分父亲谁都不怵的性格,却没有六爷那样遇事不慌的素质,在夜店得罪了外地高官的儿子小飞(吴亦凡饰),被后者扣了起来。六爷不愿报警,执意想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想不到的是,他无意中却发现了一桩惊天秘密,进而越陷越深,而自己的身体,也一再亮出红灯警报……

六爷绝非我们司空见惯的那种欺软怕硬、鸡贼成性的中国小男人,当年打群架时,他一把军刀对抗十几个人,楞是没倒下。六爷打架不怵,但从不仗势欺人,没受过什么教育,但人品显然甩那些饱读诗书的伪君子一千条街。在“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哲学盛行的当前社会,这样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能遇到这样的人是运气,能和这样的人交朋友是福气,如果要害这样的人,那恐怕是会遭报应的。

在没人敢在大街上扶起倒地老者的今天,六爷的许多作法让人费解。明知江湖规矩早没了市场,却要把原则坚持到底。他会威逼小偷将失窃者的身份证寄还,会严厉指责看别人跳楼还讽刺挖苦的看客,会为街头乞讨的女孩掏出数百元,不在乎是否受骗。他粗犷的皮囊之下,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表面看来,六爷种种不太理智,不够圆滑,不合时宜的举措,无疑就像世界名著《唐吉坷德》中,那个挥舞长矛大战风车的落伍家伙。可如果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真的就变得更好了吗,答案显然很清楚。

对于朋友和恋人,六爷更是两肋插刀,不计后果。为保护灯罩儿,他和执法民警几乎翻脸;人生的最后关头,他想到的是把房本送给话匣子。对自己的儿子,六爷那是又爱又恨,见了面恨不能多抽几下;儿子有难了,就算豁出命也要去解救。

当然六爷绝非完美,事实上,他无论性格还是处事方式都有不少问题。他不相信现代医学,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不喜欢依靠警察,总倾向用自己的方式摆平事端。但是,“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六爷一辈子没学会“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但最终让他陷入绝境的,却并非自己的多管闲事,而完全是要为宝贝儿子扛雷。电影在表现新老一代的尖锐对立之时,对年轻人的某些坑爹行为,也作出了最为有力的声讨。对今日中国社会中的一些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与批判。

《老炮儿》是一部京腔京韵极浓的电影,如果不是生活在北京,不是长期接触北京方言,想完全看懂可能还真要费一点功夫,以至于电影一定要加上字幕,字幕上还必须得有很多注释,但这并不影响剧情的紧凑与流畅,观众看得还是很High。

《天龙八部》的高潮戏份中,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无论是东北的女真猎人,大理的白族勇士,还是少林和尚,峨嵋尼姑,为了同样的目标团结在一起,只为抢救身陷囹圄的乔峰。而《老炮儿》也重现了相当类似的一幕,全北京各个胡同的老炮儿,为了六爷的事,都抄上家伙赶到了决斗现场,甫时,人心何等团结,场面何等壮观,情绪何其激昂,这些人知道,他们捍卫的不光是六爷,而是心中残存的信念。挽救六爷,正是挽救他们自己。

而我们的六爷,则穿上军绿色大衣,跨上锋利的军刀,平静地骑上28车,奔向决战地点。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对酒长歌,没有佳人入怀,有的只是一位老人的无畏气概,一位父亲的拳拳爱心。而在车流不息的二环路上,居然出现了一只驼鸟,拼命想逃出人类的控制。面对

此情此景,再麻木的心灵,也会为之感动吧。

老炮儿中小学观后感篇2

电影《老炮儿》是一部人物刻画细腻、让人感动的故事影片。其中,最为让观众为之动容的,理应是来自影像当中给人传递的人性良知。而这些人性传神的展示,便得益于冯小刚主演的主人公张学军。

在这个电影故事当中,张学军首先是作为一个个性鲜明、性格稳重深沉的父亲角色而出现的。电影开始部分,他在那个北京特色的胡同民居里,拿着自己所养护的一只鸟儿出场。他的个性和父亲的身份,就从养鸟时候一对路过他家门口的年轻恋人问路进行揭示。

他把自己心爱的鸟儿的名字叫做波儿,而随着故事的推进,观众会不知不觉中发现这个名字其实是的他的儿子的简称。从他对待这只鸟儿的态度以及关怀,我们不难看出他作为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切的父爱。

同时,这只鸟儿因为他后面救助自己的亲生儿子时,被人残忍地杀害。可是,他对这只鸟儿的感情除了体现了他对儿子的思念、关心、爱护等父亲形象外,也同时揭示了他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对待生灵的悲悯之情!

另外一个方面,张学军在拯救儿子的过程中,到处向朋友伙伴们借钱的时候,已经可以展现出他家庭环境的困难处境。但是,当他遇到了一位同样因为家境困难而在库路边祈祷的女孩时。他不管眼前这位女孩是真实的悲惨还是悲惨的谎言。他都慷慨的拿出两百块,主动帮助这位深陷困境的女孩。

从这个事件的角度上说,这是他作为一位父亲,同时作为一位有良知的男人的担当和有情有义的性格展现。也表明了他,作为一个关注弱势群体的有血有肉的正能量人物。

再一个方面,张学军的角色刻画以及传神的良知心灵。影片还通过他深处困境和窘境时候,看到高楼上寻求短见的陌生人时。看不惯高楼底下围观的人们的冷漠和无情。他毅然面对这些冷漠的人们痛口大骂。可见他作为一个心中有善,带有悲悯良知的百姓人物形象。这种形象,也较好地跃然影像当中。

纵观整个电影,故事无时无刻地向观众展示了一位充满正义感、带着善良的人物角色。他是一个好父亲,也是一个好男人,更是一个善与良知的美好的化身。只是,他在影像当中出现,却反映了社会中千千万万个有担当的男性角色!

老炮儿中小学观后感篇3

从前看电影,总是抱着取乐,看热闹的心态,片子看过就过了,就算当下有感动,转眼,便也忘了。看《老炮儿》,也是机缘巧合,不知道是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还是它所带给我的共鸣如此之大,使我竟从中看出了些许之前观影未曾发现的感触。

先说些整部影片给我影响深刻的几个节点吧:

鹦鹉,它是贯穿了整部影片始末的一个关键形象,我在这只鹦鹉的身上看到了六爷,六爷儿子所灌注的全部情感,它也承载了整部影片的起程转折,从影片一开始六爷拎着它串胡同,教它叫“六哥”,通过它引出六爷儿子的话题,再到影片后半部分六爷被抄家,鹦鹉惨死,最终推动剧情到了高潮,六爷找回了失落或者说压抑了很久的精神,并最终在这精神中找回自我,回归圆满,影片结尾,六爷儿子开了酒馆,也养了一只鹦鹉,教它叫“爸”,鹦鹉的那声“爸”,既象征着六爷儿子对六爷的认可,也象征着六爷的精神最终延续在了儿子的血脉中,并与他融为一体。

鸵鸟,很大一部分象征着六爷的情怀,曾经的江湖热血,曾经的意气风发。从影片中多次提到六爷偷偷看鸵鸟,与鸵鸟对话,告诉鸵鸟有机会一定要跑,可以看出,六爷对鸵鸟想说的话,大抵也是给自己说的吧,这只鸵鸟被禁锢在四合院的笼子里,不能施展,不得自由,这正是六爷近况的真实写照,六爷作为曾经京城里类似“带头大哥”般的人物,该是经历过何等的波澜壮阔、激烈曲折,他的内心一定是不甘于平静,不甘于平淡的,但是日子、生活最终将他的心束缚,就像那只鸵鸟,不甘心,却又屈服于现实。所以,影片最后,当六爷骑着自行车约茬的路上,看到逃跑而出的鸵鸟,六爷的兴奋、激动、洒脱全都洋洋洒洒溢出了屏幕外,他大笑着让鸵鸟“跑啊,快跑”的时候,不也正是对自己的感慨和拥抱吗?最后一次,六爷穿着曾经的“战服”,背上军刀,遵从内心,直面所有,他也是快乐的吧,仿佛又回到了过,可以自由挥洒、毫不牵挂的岁月。

军刀,在电影里只出现过一次,就是在影片最后,影片中由话匣儿第一次提出,告诉六爷儿子,他的父亲,六爷,曾经的风光岁月,这把军刀大概承载了六爷全部的精神,一个北京爷们儿的气概,一个北京老江湖的规矩,一个男人的灵魂。影片最后,六爷步履蹒跚的走过冰面,走向对方时,他缓缓取下包裹军刀的布套,缓缓从鞘中拔出军刀,完全表达了他亮出的精神,也正是这精神,最终在他心脏极度承压的情况下,支持住了他的身体,并最终重新站了起来!那一刻,我已经热泪盈眶,镜头里慢慢给了军刀完整镜头,六爷举着它,仿佛举着自己的信仰,而那一刻,我知道,这世上,即使躯体不在了,精神却将长存。我们最终留给这个世界的只有我们的精神,我们的信念。这把军刀,代表了那个时代北京男人的风骨,代表了所有仍然保持信念,保持精神坚定的奋斗下的我们。

整部影片讲述的,或者说怀念的,正是北京男人的情怀,正是这种情怀,才让北京这座城市在快速发展中,仍然保留着它的底蕴,仍然有那么一些人仍旧试图并始终努力着把这种精神、这份情怀传递下,因为,精神不死,信念长存。

老炮儿中小学观后感篇4

周日早上看了《老炮儿》。在开始放映之前,只知道冯导是男主,许晴吴亦凡李易峰张涵予也都在里面,老炮儿是什么意思,不知道。

可是一点都不妨碍我因为每一帧每一段都越来越感动。我为自己找补了一点善良和义气回来。

六爷身上最让我感动的部分,是他的善良、正义、勇敢、冷静、讲理、有原则和仿佛天生的智性痞气。影片开头六爷在城管警察面前撑自己的兄弟灯罩儿,有礼有节。自己掏钱补上了警车车灯的修理费,也不阻止城管拖走兄弟的小三轮,但也决不让打了自己兄弟一巴掌的小警官趾高气昂地离开——「老实人被逼急了,指不定能干出什么事来。」六爷像开玩笑一样拍着小警官的脸,制服党们跟着一脸尴尬。周围群众却拍手叫好。如此一退一进,让人心里痛快。

他心里始终怀着好。看不得别人起哄轻生男子,句句京骂喷着对方,句句透着要掰正这个「坏掉的」世界的力量——这种并不能真的在现实社会中起多少作用,却能撼动在场所有人的力量——他极力想让每个人都平安地活着,起码别再添乱。

他的确还是积了福报。把200块钱给了大桥下乞讨的姑娘,不论乞讨是真是假,他都有一套让自己心安的理由——想让别人好好活着,自己心里也要舒坦。后来姑娘真的给他寄回了200块钱。对于荧幕内外的人,都完成了良心上的交待。

事实上他何止只是这样帮助乞讨的人呢,一开始就不犹豫地为兄弟出了修理费;后来四处问兄弟借钱却发现别人的生活也有难处,出门前反而还给了人家好几百;话匣子为他凑齐了剩下的八万块钱,他知恩图报不占女人便宜,房子给了她,二话没说。

他的善良让人回味。重义气重感情的品格更让人感动和骄傲。

六爷原来的老哥们洋火儿发达了,却不知不觉地有些功利。虽然此刻六爷非常需要钱,但他不愿意仓促着低姿态地向哥们儿张口就借。六爷一根烟没抽完,发现洋火儿张口闭口都是钱,成为了一个急功近利的赶路人。他不禁有些恼,仿佛哥们儿之间除了金钱往来什么都没有剩下——连当时出生入死的义气也随着时间被消磨了。比起借不到钱,六爷更不愿看到的是当时一同热血过的感情不再,这样的关系下借来的钱,是冷的。他撇下洋火儿从保险柜里取出的一摞票子,走了。

可是也有人会说,老炮儿终究是几十年前的那些个小混混吧。

老炮儿的确干过不少「影响公共治安」的事儿。他们管这叫江湖,我找不到立场评判,也不置可否。但我更想说他们的「规矩」很让人敬佩。年少轻狂和骄傲不羁都能在这「规矩」下面被收敛,就好像是江湖中的家规,大家都得遵守。这也是老炮儿们的原则。

六爷担心儿子,于是宿舍找他。开门的是张一山演的玩电动的小痞男。见六爷没说话就进屋找人,小痞男就带着京骂吵吵起来了。六爷回头一把掰着他的小姆哥,疼得他怂到了地上。说话不带「您」,不像话。

甭管对方什么身份,见长者开口要用您,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教养。

没想到的是,他闯祸的儿子惹上的是徒有财力势力和荷尔蒙的年轻人,嚣张和狂躁都写在一张张稚嫩又冲动的脸上,开口便是京骂毫无尊卑长幼可言。六爷被小崽子扇了一巴掌,眼神里没有害怕,表情却透着失落无奈。这对六爷来说比害怕更坏。

这人与人相处所讲究的规矩,已经渐渐地被所谓的「现代化」所过滤掉了吗?所以像六爷这样仍然坚守着那一套规矩和风格的人,才有着寂寞的卫道士的背影。

约架,硬碰硬可以,不随便动手。定时间定地点,认输为止,所有过节按约定好的一笔勾销。这叫规矩。就算不是老炮儿,遇事儿了也应该知道一码归一码,凡事都得循着理儿掰扯清楚,说话得过脑子。恭恭敬敬地开口恭维着,也绝不委屈自己的尊严分毫,对善良报以善良,对不敬的还以不敬。一退一进,互不相欠。

六爷是个「讲规矩」的痞子。面对叫嚣着如小兽般撕咬的年轻人,他失落,但绝对不害怕。他失落于年轻人的「没规矩」——即使是年轻时候和别人茬架儿,狠话说出口前也要掂量掂量后果,会不会反过来给自己跌份儿。他鄙视硬碰硬地用言语来辱骂,更欣赏每一个用词能准确地传达自己牛逼、痞气、不怕茬架的态度。就算双方差距悬殊,只要互相用敬辞交涉,讲原则不耍赖,即使对方分分钟能把你捏死也会和颜悦色地给你留着起码的尊重,那在六爷眼里,也能算上一个半个讲究人,就算自己输了,也输得心服口服。

抱着善良活着,讲义气懂规矩。这是看完《老炮儿》对我来说最大的受教。

这其实是个英雄的故事,他有好多令人感慨的点可写。我就挑着最深的感受回味下吧。

跳出电影所讲的故事来看,几位演员的表演都没有令人失望。冯导就不用说了,和李易峰的父子对手戏以及最后高潮部分野湖对决都让人非常入戏,最后让影院里很多人看哭(可能是该场次个别现象)。很担心的李易峰和吴亦凡也抗下了角色,吴亦凡骨子里就带着官二代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声音和台词表达也很到位,最后在野湖边上红着眼圈的样子把剧情跟人物都烘托上了;很多影迷担心的李易峰没有很面瘫啦……人家很认真地在演一个有童年阴影的年轻人的,眼神什么的拿捏的很好。还有许晴阿姨和张涵予大叔都很棒(张涵予的衣服「炸裂」的时候,听到很多女性观众哇~的声音也是醉了)。总的来说,故事剧情、叙事节奏、各种着名、知名演员的彩蛋串场、全片色调和音乐都还比较令人满意,很期待最后的票房成绩!

希望咱们的国产电影越来越好。

老炮儿中小学观后感篇5

《老炮儿》里面的各种各样的元素具有鲜明的时代象征和时代的意义,尤其是和现代的元素放在一起更加能够凸显两个时代的文化差距。

比如后海的溜冰鞋和半导体,比如刚出锅的肚仁,比如“二八大杠”,比如那一口一个的“您嘞”,这些镜头的细节和语言的风格反复提醒着观众这是一部有着鲜明时代风格的电影,他讲述的是上一代人的故事。但是即使是上一代的老炮儿们,他们也是生活在了这个时代。所以在有“二八大杠”的时候同样也要有“恩佐法拉利”,在有二锅头泡酒的同时,也要有洋酒威士忌。

并且这两个时代是紧密联系的,而联系他们他们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亲情。导演非常用心体现这两代差距和联系,比如六爷和晓波爷俩在酒馆喝酒的那一幕镜头,晓波带着洋酒来和他爹和谈,六爷先前喝的是自己泡的二锅头,两人喝着喝着,到最后酒瓶子已经换了过来。晓波拿着泡酒的塑料瓶子和六爷拿的洋酒瓶子开碰,在自然而然之间,两代人在时代上的差距被亲情拉平了距离。

除了表现那个时代的特点,管虎和冯小刚还竭力想用《老炮儿》向那个年代进行致敬,显而易见他们对那个年代充满了追忆和缅怀。在他们的眼中,那个年代是一个激情而又不失规矩的年代。尤其是规矩,是那个时代最珍贵的,也是这个时代最缺失的东西。

在那个年代做什么事情都要讲道理,儿子和老子喝酒,酒杯要放低,这叫规矩。兄弟们落了难,二话不说就要帮忙这叫仗义。即使是小偷也要“盗亦有道”,顺了人家的钱,要把身份证还回去,这叫讲究。而现在呢?半大的孩子,问个路都没大没小的,张口闭口“他妈的”,打起架来没轻没重的。在老炮儿们的心中,现在的世道变了,也无法理解了。的确,哪怕是碰杯都非常讲究的六爷,也无法阻止儿子对他一口一个张晓军地呼来喝去。

向那个年代致敬,最标准的一个人应该六爷。说这是冯小刚一个人撑起来的电影丝毫不为过,人趁电影,电影也托人。拿到金马奖不仅仅是因为冯小刚个人表现的出色,同时也是因为整部电影几乎都是为六爷打造的。

老炮儿六爷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坚决的守护者,是最传统的一个老炮儿。同一代人中有人教书育人,有人在街边摆摊、有人只能吃低保,有人已经腰缠万贯,而六爷却似乎仍然是一尘不变,开店、养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照顾老哥们,有机会去泡老情人,这些动作似乎从来没有改变过。看似是六爷一个人在坚持,其他人都已经为了五斗米折腰,开始走在了人生的不同岔道口。但是在导演心中这些老炮儿们心中都共同存在着一股“劲”,如果能够给他们一个机会,这些老炮儿们都会像十八的小伙子一样迸发出无穷的能量。在影片最后,老伙计们从看守所里出来,不就又是走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下面吗?

不过即使是再传统不过的六爷,也阻挡不了时代的变迁。这是导演在电影里面最终交代的,六爷倒在了冰场上,彻底结束了他的时代。而他说的一句话:我是谁,就是一小老百姓。这即是为他自己行为加分,也是真实的无奈之言。除了六爷外,灯罩儿、闷三儿是谁?不都是一普通小老百姓吗?

当然在电影当中,尤其是六爷,自己并不对这个不属于自己的时代低头,电影里先是通过话匣子回记六爷当年一个人一把刀挑十几个人的壮举,然后又让六爷身体力行通过一场不可能的约架,来再现当年的风光。人可以倒下了,但精气神还在。

整部电影都是这样贯穿着冯小刚们对那个时代的解读,从追忆到缅怀到致敬再到无奈。那个时代是属于他们的小时代,而这个时代已经不再属于他们。

时代虽然不一样,影片另外一个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感情,六爷和晓波之间的父子情深,从一开始六爷的那句话“王八蛋自己搂不住就滚回来了”那种看似不在意,其实很在乎的感情,就已经有所流露。而当六爷找到晓波住处,知道晓波出事,一连串的打电话找人,可以看出,六爷对儿子的舐犊之情。时代可以改变一切,但是改变不了亲情。六爷能丢下其他的所有,但是丢不下自己的儿子。“儿子圆不了的爹圆”,即是规矩,更是亲情。

并且在六爷心中,他是存着一份对儿子的歉意,年轻时候的莽撞,让家庭受到了莫大的伤害,这也是五十多岁的老炮儿反复提及的“生瓜蛋子办事不牢靠,万一惹起来谁都压不住”。可不就是么?六爷也是从生瓜蛋子成长起来的,应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已经成为熟瓜的六爷也对自己的当年进行了反思。只是年轻人还很难能够懂得这个道理。

除了亲情之外,友情和爱情在电影里面也有了很好的表达,有过命交情的闷三儿,蔫不垃圾的等罩子是六爷的死党,和这些人不客气、没外话。而和其他的老哥们,六爷则是有收有放,尤其是和灯火儿借钱的那出戏,拉不下求人的脸,更是把老炮儿的强烈自尊表达的淋漓尽致。而和话匣子的爱情,也是老炮儿的一贯行事准则,虽然在六爷心里这个女人也许很重要,但是在外人面前,甚至是在儿子面前,六爷必须要摆出一副对女人无所谓的样:女人?哼。

整个电影的节奏稍微有一点问题,影片在大部分时间里,表现的都非常好,比如六爷找儿子下落,四处筹钱的那几场戏,镜头的速度和故事的情节相得益彰。但是到了影片最后的一部分,尤其是六爷在冰场上的那出戏,有点过于刻意的英雄主义,倒下再站起来的桥段,让本来非常接地气的电影,变得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整个影片的节奏也失去了平衡,前戏很足,过程也很美好,快高潮的时候画风却有点变了。

更何况最后还加上一个社会大和谐的尾巴,但我想这也是能够呈现给我们的最好的大荧幕了吧。

233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