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儿童新闻中心

家长必读:什么样的孩子最易卷入校园欺凌

kina 2016-05-13 17:25:01 手机版

   校园欺凌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普遍的,大多集中在中小学校园内,一旦发生,便会对学生造成严重的身体、心理伤害。尽管国家及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仍然不能彻底根除。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家长们如何帮助自家的孩子免于校园欺凌的威胁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至2015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共43起。发生地既有大型城市也有欠发达地区。面对这样的现实,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校园欺凌?

  近年来,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严重性、发生频率和隐蔽性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地域遍布全国各地,从小学到高中均有涉及,75%发生在中学生之间,其中初中生占42.5%。从欺凌性质看,低年级以直接欺凌事件为主,到高年级则呈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等多种方式并有。由于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控制能力较弱,攻击性比较强,又有强烈的同伴交往需要,特别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初中以上学生的欺凌行为有明显的团体化特点。

  校园欺凌中通常有两种角色:实施欺凌的学生、被欺凌的学生。其中有一批孩子叫做欺凌/受欺凌者,他们有时是欺凌者,有时又是受欺凌者,尤其值得关注。

  人们往往以为只有被欺凌者会受到伤害,但很多调查和追踪研究却发现,欺凌事件的双方都是受害者,甚至旁观者的心理也被扭曲了。欺凌现象尽管发生在校园,帮助孩子应对欺凌事件的关键却是家长。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卷入校园欺凌?

  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欺凌者在编码社会线索时会对与敌意相关的线索更加敏感,寻找和发现此类线索后,在解释社会线索时又倾向于敌意归因,于是在构建社会目标时会非常生气,更多想到的是报复,更多采取攻击性的问题解决策略,而没有充分考虑其他非攻击性解决方式;在评价各种策略的有效性和选择反应时,他们不能很好地理性评估攻击反应的后果,会迅速实施反应。

  受欺凌者往往容易焦虑,更具有不安全感,比较安静,谨小慎微,容易神经过敏。他们一般自我评价较低,自卑感较重。有某些“缺陷”或“与众不同”之处,如存在情感和行为问题、有不良行为习惯、肥胖、身体弱小等,常以哭、退缩等消极方式躲避欺凌。

  “欺凌/受欺凌者”的问题行为、学业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最严重。通常来说,欺凌/受欺凌者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和发展轨迹:由欺凌者转变成欺凌/受欺凌者的往往好斗、不遵守规则,经常招惹好动和暴躁的孩子、欺凌他人,被同伴所排斥。由受欺凌者转变成欺凌/受欺凌者的则长期受到暴力对待,无力反抗,且没有得到外界的帮助,于是对社会的认识产生偏差,认为暴力能解决问题,转而以暴制暴,欺凌更弱小的对象。

  欺凌事件涉及哪些环境因素?

  家长不但要读懂孩子自身的因素,还要读懂与之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微观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等。校园欺凌事件中,不同类型的个体面临着哪些不同的环境因素呢?

  先看家庭环境。涉及校园欺凌的青少年,其家庭环境可能存在教养方式偏差、家长情绪控制能力差、家庭不和谐等因素。欺凌者的家长对孩子常常抱有过高的期望,管教过于严厉,经常对孩子持拒绝、否认的态度,情绪暴躁,有攻击倾向,经常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离异,有的家庭内部有持续的争吵。受欺凌的男孩往往被家长或者过度保护、溺爱,或者过度控制、约束,家长往往过分卷入孩子的生活;受欺凌的女孩往往生活在成员联系少、情感不亲密的家庭中,家长往往忽视孩子、忽略其感受,经常威胁、虐待孩子,或者对孩子采取敌意、拒绝的态度,或者过度控制孩子。欺凌/受欺凌者的家庭往往是缺少温暖的,父母冷漠,不参与孩子的生活,或者采取敌意的态度,对孩子的管教不一致,或者有家庭暴力,父母之间经常过度争吵。

  再看同伴关系。欺凌者喜欢那种恃强凌弱带来的被“崇拜”的感觉,尤其是男生,会认为自己很酷、很强,但容易被同伴拒绝,不被大部分同学所接纳。受欺凌者往往缺乏社交技巧,不懂得如何正确与他人互动,不知道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所以比较孤独,缺少朋友,同伴接纳程度较低。欺凌/受欺凌者属于被拒绝的儿童,缺少朋友,缺乏社会支持,遇到问题时没有倾诉和求助的对象。

  最后看学校环境。欺凌者所处的学校环境往往对学生约束太多,让学生感到压抑;师生关系紧张,敌对感强烈;教师常采用批评、斥责、变相体罚等教育方式;缺乏校园暴力的预防制度、应急处理制度和处理教育制度。而受欺凌者所处的学校环境往往缺乏有序、和谐的氛围;学校重堵轻疏,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一般采取简单惩罚甚至劝退的办法,不能根据学生特点及时引导,提前预防;老师对同学之间的矛盾不能及时处理,导致冲突事件持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