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网 > 实用文 > 观后感 >

《疯狂原始人》大学生的观后感

时间: 小龙 观后感

《疯狂原始人》此片应该打几分,艺术成分怎么样,我们不讨论这个,分析分析它的技巧,怎么让一个常规的故事把你逗乐,怎么让你的好想法能有技巧的呈现出来。所以,从素材的分析上,我认为,《疯狂原始人》在选材和模式上还是奔着主流而去,并不属于那种剑走偏锋的项目。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疯狂原始人》大学生的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疯狂原始人》大学生的观后感(篇1)

《疯狂原始人》是一部故事情节曲折又不显忧伤的电影,片中许多桥段让再严肃的人也爆笑不已。

片中疯狂且披着动物皮毛的穴居人形象生动:瓜哥胖胖的,肌肉发达;盖则善良又聪明绝顶,而瓜哥所在的咕噜家族十分纯真。开始,原始人们认为新的总是危险的,家族的瓜哥(主宰者)因不服盖而生气,认为武力永远比聪明好,导致爱听故事的家人们都向盖靠拢。大家经历了山洞崩塌,一路探险来到了山上。突然,盖和瓜哥陷入焦油,两人联起手来,武力与聪明相结合,盖和瓜哥逃出了泥潭,从此,大家又过上了美好的生活。瓜哥也不再被远离,而且和盖结成了好朋友,受到了欢迎。

但这诶好时光并为持续多久,山就分裂,瓜哥将家人与盖抛向山对面,自己却留在孤山中。家人与盖十分感动,日夜吹着螺号想念瓜哥,没想到瓜哥在老虎与食人鸟的帮助下重新与众人团圆。当老虎出现时,瓜哥家人可吓坏了,可老虎却在瓜哥怀里撒娇起来,家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突然,瓜哥女儿小伊发现了前方的沙滩与海岛,大家一起冲下去,而瓜哥也开始聪明起来,滑下了山坡,大家过上美好生活。

全片色彩亮丽,有些让人感动,我向大家推荐。

《疯狂原始人》大学生的观后感(篇2)

当一层又一层的新的风景映入你眼帘的时候;当一个又一个新的发明给生活带来便利的时候;当山洞不复存在,原始人从自己内心的山洞——那个对世界保守而停滞的认知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不光是原始人们,连观众在内都接受了一个观念:人要打破对改变的恐惧。

我的心此时此刻都依然停留在原始人们登上巨树的顶端,当盖吹熄手中的火把、满天星辰和一道银河壮丽地展现在他们眼前的那一刻。对于把夜晚外出看作是死亡条例的克鲁德一家们来说,这个景象恐怕是有生以来从未见到过的。

改变已有的教条式思维,不仅能让他们享受到诸如无痛踩过尖利珊瑚的现实便利,更让他们领略到一种精神图景——生活原来是可以像满天星斗那样灿烂的。生活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不死”,而是要让自己能够享受的一个过程。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场景,就是在一个迷宫一样的石头阵中,当克鲁德一家的其他成员都按照自己的方式——一种以前从未尝试过的创新的方式,找到出路的时候,只有父亲一个人还在不停地绕圈子,怎么也走不出去那个迷阵。

其实在那个时候,他的内心一定是非常恐惧的,表面上是因为走不出去迷宫而恐惧,实际上是因为自己原来的那一套方法、理念失效而造成信仰缺失的恐惧。这时,一个新的信仰顺理成章地就递补进来了。其实,美国对世界的文化教化,也不过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先让其他文明的人们处在迷宫之中,让其对自己原先的想法产生不信任,然后顺理成章地把它的观念灌输进来。

当然,上述只是我一点不成敬意的联想。但是影片对父亲瓜哥的刻画,的确有些过于符号化,即希望他成为一个代表着从守旧到维新的变革符号。为了这种符号化,影片想当然地认为,一个一直守旧的瓜哥,为了维系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不致被新来的毛头小子盖所取代,能够突然一改往日作风,自己搞起创新。

依我看,这种转变有些过于180度大转弯了,从深层次是不符合父亲这个人的特征的。符合的应该是,他是苦于无法创新、无法轻易地转变,而不是苦于那些新点子暂时好像很无用。

传播学有把受众分为革新者、早期实践者、跟随者和滞后者的分类方法,在此片中是有所对应的。盖就是革新者,他是带来新思想、新创意的源头;女儿伊就是早期实践者,她有对领悟新事物最强烈的主观愿望和实践动力;母亲、另外两个孩子和祖母都是跟随者,他们要等新事物的用途明确了以后,再予以采纳和接受,是比较稳妥的一类消费者;最后,瓜哥是滞后者,当大多数人都接受了新事物的时候,这类人依然还是延用老的方式,他们的行为方式难以改变。

从这个角度说,《疯狂原始人》硬要把一个滞后者,发展成为一个跟随者,甚至最后连跟随者都不是了,已经成为了一个革新者,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曲线无外乎还是为了强化美国理念和文化的教化作用吧。

我们这个世界或者说人类这种生物是需要滞后者的。因为滞后者可以平衡人由于好奇而可能导致的自我覆灭的加速。打破对改变的恐惧只是硬币的一面,而不是全部,它还有另一面,那就是人必须保留对改变的恐惧。影片鼓励所有人都去成为革新者、追随者,成为硬币的一面,这可能让我们失去对神话故事中因潘多拉盒子被打开而招来无边灾祸的那一点点戒心,而实际上,生活中我们的科技、我们对地球、对宇宙、对自身的所谓探索性的试验,很多都是在重复着针对潘多拉盒子的实验。

抛开瓜哥在影片主题——改变——这方面的符号意义不说,他在家庭与亲情的单元里所发挥的作用还是让人赞许的,尤其是当他最后将家庭的其他成员依次抛到安全的彼岸,而把自己留在危险境地的时候,他即使是世界上最滞后的滞后者,他的身影也无比高大!他为家庭所做的一切已经足以支撑起一个伟大的人格,何必非要要求他从一个滞后者跃身为革新者从而成为一个“补完的人”呢?他如此深爱着自己的家人,用自己的力量和双手保护着大家,即使他的思维保守僵化,我们难道不也应该对他加以钦佩吗?

从人物弧线的角度上讲,影片要描写瓜哥思维的转变或许是必然,但从生活的角度,我觉得他维持保守或许会更有深度。因为生活,不只需要创新,还需要保守;子女不只需要所谓的新理念,有时也需要父母的传统唠叨。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就是祖母。这位活泼的老奶奶在家庭中地位很低,不像中国家庭那样人越老越受到尊敬,瓜哥甚至经常畅想没有她的家庭生活——因为她是个“无用”的人,既不能狩猎,也不能管教子女。在追求实用性优先的原始人眼里,她当然是多余的。

但是我们看,她最后多余吗?不!她无用吗?也不!她最后发出了重量级发言,告诉她的儿子瓜哥:你让我刮目相看。这个角色除了喜剧性需要以外,到最后化身为真正的长者形象,以一个智者的口吻和善者的角度出发,对主人公的行为作了评判。最后我们知道,她也是一个有智慧的好心人。

影片中的萌物很多。这里,创作者用了一种创造萌物的有趣方法,叫做混合。仔细观察的话,里面的每种动物都是由两三种现实中的动物混合特点而造出来的。比如那个小象,是老鼠跟大象的结合;飞鱼是鲨鱼和某种鸟类的结合等等。想要创造一个异世界是很难的,尤其是要创造如此之多异世界的斑斓生物,混合的方法或许是值得我们的导演学习的一种方法论吧。

《疯狂原始人》大学生的观后感(篇3)

在好莱坞,或者说在全世界,唯一能与迪斯尼相抗衡的动画电影公司便是梦工厂。与“八大影业公司”相比,它虽然成立时刻较短(1994年),但正因有斯皮尔伯格这样的金字招牌,其作品也屡屡在商业票房和电影节上夺魁,是典型的后起之秀。《疯狂原始人》被称之为“全球零负评”,虽然有些夸大,但也说明了此片的水准之佳超乎意料。

对于当今动画电影来说,已经完全被贴上了娱乐的标签,它不再是透过营造梦幻世界来为理想做注解,而是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所在,“好看”的标准超过了“好”的标准。因此,只要把握了三个元素,便能赢得观众芳心。一是幽默感,不能逗人笑的动画片不是好动画片,不管主题悲情与否,情节的设置上务必注重搞怪;二是想象力,动画人物的言行方式既来源于生活,同时更要超越生活;三是画面效果,3D技术的纯正与否直接影响到观影感受。而《疯狂原始人》正是做到了这三点,才获得了一致称赞。能够说,这是一部比“冰河世纪”更“阿凡达”的“摩登原始人”。

电影主体讲述一个住在原始山洞里的六口之家在一个青年的影响下,改变自我生活方式,最终经过艰苦征途,走向光明的历程。如果把这个主题放在八十年代的中国第五代导演身上,那便是“愚昧”和“礼貌”的冲突。只但是,《疯狂原始人》显然没有如此严肃,它以十分简单的基调将故事里人物观念上的分歧化解成动作上的嘀笑皆非。如,一家之主“瓜哥”是固守传统者,他将保护家人的职责看得无比重大,但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找一个山洞躲起来。他每晚都要给讲述讲述同一个故事,讲完之后会在墙上拍一个手掌印。于是,整个山洞里都是“千手观音”似的壁画。

电影开头首先给“咕噜”家族的人进行了“肖像速写”,每个人都个性十足,趣味非凡。紧之后,进入正片后,透过一家人奋力争夺鸵鸟蛋的紧张场景,一方面先声夺人,告诉大家这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一方面交代了原始人的生活方式,他们正因恐惧和压力才得以保存自己。而大女儿“小伊”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一心想走出家门,探察外面的世界。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追逐着火光,遇到了另一个部族的落单少年“盖”。盖的奇特的行为方式,让小伊惊诧不已。当山洞被地震毁灭后,处于危险中的小伊吹响了号角,引来了盖。之后,故事正式进入发展阶段,他们的目标是寻求新家园,而戏剧性便存在于“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这两条道路的冲突上。

当盖加入到咕噜家族后,瓜哥十分排斥他,这是一个既有权威者在被挑战后的必然表现,原始人和现代人都是相通的。然而,盖身上的“礼貌”魅力逐渐征服了家人,瓜哥反而成了孤单者。为了证明自己,他也想了很多点子,都很滑稽,但这说明他已经开始改变自己了。当两人一齐身陷“油湖”后,为了脱身,瓜哥配合了盖的方法,这是一次成功的合作。最后,故事到达高潮,应对天崩地裂的险境,盖的头脑和瓜哥的力量珠联璧合,一齐带着家人走到了光明之地。

因此,这是两条道路的并行,恰好应合了叙事与主题的交融。一是咕噜一家人的探险之路,他们走过的地方无不光怪陆离,为影片打造奇幻画面奠定了基础;一是瓜哥思想上的进步之路,是戏剧冲突的焦点。整部影片中,不存在反面人物,正因每个人都很可爱,他们可能犯错误,但并不邪恶。也不存在死亡事件,大团圆的欢乐效果从头贯彻到底,虽有紧张,但无痛苦。这也正是动画电影的娱乐性所在,看得懂,看得美,看的简单。

六十年代,曾有一部叫《摩登原始人》的动画片风靡美国,之后还被梦工厂翻拍成真人电影。它以现代人的视角来表现原始人的生活,可谓借今讽古,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效果。而《疯狂原始人》也有这方面的影子,里面的原始人生活看起来比较古老,其实比现代人更前卫,完全是一种无厘头的表达。争夺鸵鸟蛋的场面就像是一场足球与橄榄球的联合比赛,奔跑、冲撞、铲球、射门,无不用其极;盖给小伊做的鞋子,比此刻商场里卖的筒靴好看多了;拍照片不需要相机,直接一块石板拍过去,就成了全家福的浮雕,这是对平板电脑的调侃吧……此外,乌龟飞上了天,海豚住在陆地上,猫比人还大,蜂群能够做热气球,这些动物的夸张形象,可能正是世界进化的方向。

看过《疯狂原始人》后,我们或许会明白国产3D电影效果与好莱坞的区别,那就是低端与极端的区别。低端的做法是用画面中的飞行物来刺激人的视觉,为了3D而3D,有一种“带入感”。而高端的做法是“代入感”,画面看起来十分舒服自然,不刻意夸张,但美丽自在。比如,一个简单的星空场面,好的3D效果会在构图和颜色上下功夫,营造仙境之感,而低端的3D效果就会让一颗流星从远处飞来,扎入观众的眼睛。《疯狂原始人》的可看之处,就是正因其自然平和之中的奇异色彩。

《疯狂原始人》大学生的观后感(篇4)

“《疯狂原始人》可让20__年所有动画黯然无光!”这句耸人听闻的传言我早就听过,但是真正看到片子,我还是被震到了。我只得承认,如果其他同行不加油的话,制片方完全能让这句广告语变成事实。

早些年看好莱坞的动画片,纯属图一乐呵,顺带弥补一下童年的遗憾。自从好莱坞把我们国宝的形象拿过去重新加工然后向中国倾销,并且大卖特卖之后,我的情绪就很沉重。今年看到瓷器国遍地狼藉、瓷娃娃要靠山姆大叔拯救的场景(《魔境仙踪》),我就觉得心里更不是味道——美国鬼子的嘲谑是越来越直白了。应对十年如一日占据电视荧幕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也许还加上最近比较火的东北味儿特浓的《熊出没》,想想国内影视产业在其他影片题材上还能奋起抗争一下,在动画片方面却仍然是这般的不思进取,真是不由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自从梦工场横空出世后,美国动画片的风格也有点焕然一新的感觉,傻乎乎甜腻腻的迪斯尼风格在这种刺激下,也有了逐渐改良的迹象。4月20日上映的《疯狂原始人》更是代表了梦工场动画的最新高度,差不多囊括了所有优秀好莱坞动画片的'成功之道,因此才能做到老少皆宜、寓教于乐,真正助推和谐社会建设。

从题材上来看,我们很容易看出《马达加斯加》和《冰河世纪》的影子,都是逃亡、探险的题材,但背后都是地理学、古生物学、考古学的丰富知识在做支撑。选取“物种工厂”马达加斯加岛,因此当地特有的狐猴能够大放异彩吸引眼球;选取物种大灭绝时代,逃亡路上的温情就有了坚实的依托;选取了原始人的逃亡和进化,我们就能看到史前壁画、火的使用、鞋子的发明等种种历史常识科普……不能不承认即便是做动画片,美国人也能很好地整合其他学科的资源。因此我觉得如果我有孩子,看这种动画片会是一个很好的科普机会,比去博物馆里看恐龙骨架有意思得多。

从受众面上来讲,老少皆宜真不是空话。美国动画片的一大看家本领是大打亲情牌,绝不是偶然。近年来的很多动画,都是一个闹哄哄的家庭或团队群众出演,有人负责搞笑,有人负责稳重,有人负责暴躁,有人负责卖萌,有人负责贤惠,有人负责勾搭……这样一来,故事情节便于展开,人物关联便于组合。加上好莱坞屡试不爽的“家庭矛盾历经磨难终得修复”模式(此处可插入链接《》《侏罗纪公园》《世界大战》,呵呵),不知不觉中就拢住大批以家庭为单位的忠实观众。

在人物形象设计上,好莱坞深味与时俱进的精髓。迪斯尼时代流行的彪悍金刚与软妹子组合(《人猿泰山》),也适时变成变成了女汉子与高智商书生的搭配。熊孩子如今是全世界的流行语了吗?我在看片子的时候,看了那个如脱缰野狗版的小萝莉,总是忍不住想,比起美国的同类来,中国的熊孩子们还算温柔善良的呀。

动画片天马行空,想象力更是不可缺少。各种史前动物纷纷以怪异组合的方式出现,豹纹猛犸、鹦鹉色剑齿虎、海龟鸵鸟、鳄鱼头小萌狗、麦兜蝙蝠、鳄鱼蓝鲸……等等简直比《山海经》还牛逼,让观众大呼过瘾。很多观众可能没注意,穴居人咕噜家族居住的那个峡谷,原型就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红崖国家保护区,那里的波状岩一向是摄影师最钟爱的风光拍摄场景之一。相较于之后的热带雨林和稀树草原场景,我觉得这个峡谷的设计更出彩,也更值得中国动画片借鉴,毕竟,要说起风景名胜,咱中国可比美帝强多了。动画片里做做风景软文,也是一条崭新的宣传思路啊。

说到最后,其实我觉得国内的动画工作者最缺的,可能还是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的潜质。那里不能不赞叹一下本片真正做到全场无尿点。从开场的平面式居住环境和人物说,再到天亮出洞的人物初次登台,再到盗猎鸵鸟蛋的群众户外展示(模拟橄榄球户外),一泻千里,毫无滞碍。高智商小伙的出场以及随后急速推进的末日逼迫,快速转换却又天衣无缝,让人欲罢不能,把观众的膀胱祸害得不行。在过山车式的节奏中间,前后的呼应使得情节更加紧凑,鹦鹉色剑齿虎、鳄鱼头萌狗的前后出现,史前壁画的前后照应,最后一幕出现的沥青、火和食肉鸟的组合,把之前的历险经历完全结合起来,这个原始飞艇让故事大团圆而又毫不生硬,简直是神来之笔,令人叹服。

影片的末尾,原始人们奔走在夕阳下金黄色的沙滩上,故事暂告一段落。坚信,续集立刻也会提上日程了。毕竟,原始人大逃亡,一路开始研习史前科技应对大自然挑战,顺便谈情说爱这么好的题材,好莱坞的聪明人肯定会继续利用的。

《疯狂原始人》大学生的观后感(篇5)

最近我看了一部3D电影,名字叫《疯狂的原始人》。

这部电影主要介绍了原始人咕噜一家惊险的生活。他们每天打猎,抢夺驼鸟蛋为生。他们全家六口每次抢驼鸟蛋,就像橄榄球比赛一样惊险刺激,勇敢地从巨兽嘴里抢夺,大家轮流分享美食,最后轮到爸爸瓜哥,蛋液只剩下一滴,而瓜哥从来总是说“没事儿,我不饿”。每晚饭后,瓜哥总要给大家讲同一个故事,结局都是告诫大家离开洞穴就死路一条。瓜哥性格比较保守闭塞,而他的大女儿正好与他相反,她对洞外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

世界末日来临了,他们不得不放弃黑暗的洞穴,去寻找新的住所。旅途中遇到了盖,一个勇于追求梦想的人。盖教会了咕噜一家用火,穿鞋途步等等,在盖的影响下,他们一家都学会了用脑,瓜哥不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了。他还发明了遮阳镜,望远镜,跷跷板等。最后瓜哥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挽救了全家及很多小动物们的生命,和大家一起从困境中摆脱,找到了光明的新住所。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人生就像一盘棋,每走一步,都要慎重思考,多动脑,才会少犯错!

23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