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网 > 实用文 > 观后感 >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1000字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1000字

时间: 小龙 观后感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1000字(精选5篇)

所谓全神贯注,就是在朗读中注意力集中,排除干扰,全力以赴,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朗读中,倾注在朗读的作品中,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所谓进入作品,就是把作品内容、语言,化为自己的理解、感受,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心理活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央视朗读者观后感1000字5篇,供大家参考。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1000字【篇1】

几乎所有优秀的作品,都是从当下社会现状以及情绪的投射。这是个追求“快快快”的信息爆炸社会,精神绷得够紧,压力总是很大,时间过得太快。文化类节目的悄然回暖,呼应着国民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升级,满足了大众对于知识、审美、情感的多重高阶需求,缓解了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文化焦虑”。

《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故事。作为一档用文字承载情感的节目,《朗读者》的氛围相对安静,节奏更为舒缓,和追求刺激、热闹的“快消资料”截然不一样,恰恰会满足受众在疲惫的忙碌之后回归内心宁静的欲望,感受朗读传达的力量。

《朗读者》不是一档读书节目,而是用文字抵达情感,从每个人真挚的人生故事出发,分享亲情、友情、感情。这些人世间共通的情感,会帮忙观众去了解和理解朗诵文字背后蕴含的宽度、厚度、浓度,遍尝人生百味。

节目每期以一个充满寓意的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有关“遇见”,有关“选择”,有关“陪伴”,有关“眼泪”……名人和素人同台,分别朗读一段以往打动自我,激励自我甚至改变自我的文字。它能够是一篇散文、一首诗、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电影戏剧剧本。聆听一段安静的诉说,就仿佛走过一段人生。这些故事看似关于别人,其实映照着最为普世的情感。

一整季串联起不一样的人生关键词。《朗读者》还原着电视人的初心,期望节目带来的触动能溪流汩汩地从观众心灵流淌开来,在沉淀的甜美和安宁中,找寻自我。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1000字【篇2】

中央一套又播出一台新的节目《朗读者》,由董卿主持,这一次的主题是"遇见".五位嘉宾的故事都很吸引人,合适的时间遇见合适的人,使故事延续。

遇见对的人 , 就是真爱。

一对夫妻"周小林,殷洁"的生活方式和心态令人神往。

丈夫因妻子的一句话,用了十年的时间打造了一个一千两百亩的鲜花山谷,这就是他们的伊甸园。

其中夫妻俩的一句话道出了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的生活。

妻子殷洁说:"我们一直都在谈恋爱,他就是一个很浪漫的男人,而我是一个特别幸福的小女人。"

丈夫周小林说:"她是我的妻子,也是我的情人,还是我永远的梦中情人。"

董卿也被他们感动,送给他们一句沈从文的诗:"我们相爱一生,还是太短。"

珍惜眼前人吧!

遇见对的职业,就是一种永不泯灭的热情。

一位96岁高龄的亚洲第一翻译人许渊冲,一生执著翻译,用延续白天的模式来工作(董卿笑侃:就是熬夜),对于走过的日子不记多少,只记得有多美好。而且患有直肠癌数年,在医生宣布最后的日子里,非但没有停止翻译工作,还拿到了人生的最高奖项,并延续生命7年。翻译工作从不停止,还要在百岁之前完成莎士比亚的翻译。多么令人钦佩!

我们这些正常的,健康的,但懒惰的,无所追求的人啊!醒醒吧!好好利用有效的时间来学习,工作和生活,让有限的时间变得的有质有量而精彩吧!

期待下一期的《朗读者》。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1000字【篇3】

文化类节目受追捧,使得央视也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央视,真人秀时代的落后者,出此刻央视平台上的真人秀显得那么水土不服,以至于灿星《了不起的挑战》播出一季后就换了平台。此番《朗读者》开播,并且挤掉了《星光大道》的排期,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几近全面沦陷的央视综艺,在娱乐化浪潮中前后失据的央视综艺,似乎明晰了自我的发展定位,找准了与平台调性相契合的节目类型。凭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在综艺林立的山头,央视顺利安营扎寨。对《朗读者》,央视也给出了极大的平台礼遇,节目在中央一套和三套周六日晚八点黄金档播出,开播当晚《新闻联播》特意作了节目预告推介。

天时地利之外,《朗读者》成事更有人和。这是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制作的节目。作为央视一姐,董卿并不高调,__年主持央视春晚的经历,敌可是《中国诗词大会》上仿佛是信手拈来的吟诵为她在社交网络吸的粉。腹有诗书气自华,媒体似乎发掘出一个新的董卿,争相献上赞美之词。杨澜之后,中国电视荧屏上要论知性、落落大方的主持风格,董卿确是独一份。这样的主持人,与《朗读者》的节目气质是契合的,二者互相成就。董卿也把自我的文化趣味带进了节目中,《朗读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过去一年准备的结果,也不是之前一年在美国学习的结果,它是二十年的积淀。”

话虽如此,《朗读者》的诞生之路亦不乏坎坷。策划一年多,即使有董卿和央视的背书,找冠名商、拉赞助还是一样难。文化类节目要怎样做得抓人这是横在节目制作方和广告商面前的难题。文化类节目的呈现出口有限,汉字书写、诗歌吟诵、成语接龙、国学典故、猜灯谜等形式几乎已被穷尽;而若不包含竞技、PK元素的话,则节目形式又将更为简单。

《朗读者》以“朗读”为切入口,它很像一个读书沙龙,董卿是知性的女主人。国外有作家朗读自我作品的传统,巴黎街头,随意走进一家书店,里面就可能有一个作家,在应对听众朗读自我的新书。电影《成为简·奥斯汀》的最终就是作家朗读的镜头,《冰与火之歌》作者乔治马丁兴致来时也会自我读一段。与《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一样,朗读是一种颇雅的文化活动,但其实并不是作者的特权。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朗读者》每期以一个主题词为核心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以往打动自我、激励自我甚至改变自我的文字。首期的主题是“遇见”,邀请了许渊冲、濮存昕、柳传志、张梓琳、鲜花山谷夫妇、无国界医生蒋励等六组嘉宾来作朗读和分享。有明星有企业家有学者有素人,嘉宾类型丰富又有层次感。

“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忙别人有什么乐趣和意义。”濮存昕带着小时候身患小儿麻痹症的故事而来,以一段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师》,来感激改变他一生命运的荣国威医生。别人对你的帮忙,不是理所应当;在有本事帮忙别人时,不要事不关己。

“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被永远禁止。答案啊,我的朋友,在风中飘扬。”之后上场的是无国界医生蒋励,中国版“姜暮烟”,她远赴阿富汗进行医疗救助

“做父母的有什么比儿女生活幸福还幸福的事呢”著名企业家柳传志,出此刻《朗读者》中的身份却是一名再普通可是的父亲,他要朗读在儿子柳林婚礼上的致辞。致辞写得很好,“我荣幸地有机会给柳林当爹有四十几年的历史了”幽默开场,勉励他们“真正理解,有梦想而不梦想化,以强大的心脏去应对未来”。带着紧张、兴奋和幸福综合的复杂情感,这是企业家的另一面。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成都的鲜花山谷夫妇,一千两百亩花田是爱的承诺,结婚26年还坚持着为对方读情诗的习惯。他们为观众带来了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情书。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世界小姐张梓琳刚刚生下女儿,她朗读的是作家刘瑜写给自我女儿的文章《愿你慢慢长大》,年轻妈妈十分动情。

96岁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压轴登场。现场朗诵林徽因悼念徐志摩的《别丢掉》,动情处热泪盈眶。他是“诗译英法唯一人”,给自我定的“小目标”,是100岁前翻译完莎士比亚所有作品。董卿为了烘托,问场下观众:“床前明月光都会背,怎样翻哪个英文好点的跟我说你敢翻”许老可爱极了,忙不迭地接茬“这个不难翻的”,然后开始解释,场上场下笑声一片。许老桃李满天下,节目的最终是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学生朗读他翻译的作品。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1000字【篇4】

《朗读者》中的眼泪不少,但细细想来,这些眼泪,与文章本身,有多大关系呢?

濮存昕和医生的故事感人,却多多少少和老舍与宗月大师的故事隔着层皮;姚晨作为一个妈妈感激月嫂,和鲁迅感激自我的保姆阿长又存在着些许出入。人设和情感与文章最恰切的一段,恰恰不是来自本土,而是我早先并不看好、香港的罗家英、汪明荃夫妇。他们的幽默、淡然、豁达、开朗,才正应了冯骥才的《老夫老妻》,既没有抢戏,又很适宜。

当我看到罗家英和汪明荃拌嘴,突然感到比眼泪更加深刻的力量,那是两个经历了几十年风雨的人,看透世事的平静。

虽然他们的故事是喜剧收场,但相信许多的悲情故事,也能被演绎得哀而不伤。因为,我们要向孩子传达的是,比感动更远的领悟,是即使应对苦难,也能平静处之,淡然微笑的风度。

学会节制,比只会哭泣更重要。

学会内心深藏悲愁却不显露,而不是滔滔不绝去诉苦抱怨。

《朗读者》好,但它更像艺术人生,讲的是嘉宾的故事;但如果它更专注文章,学会控制情绪,我会给更多掌声。

有人会说,读书的境界本来就分为两层,一是我注六经,二是六经注我,也就是说一种是用自我的话解释好文章,一种是用文章的观点来说自我的故事,《朗读者》显然属于后一种,它的境界更高呀!

这种观点似乎也说得通,但对于孩子,连第一种我注六经都还没有亲自体会,直接给第二种不应当是过度拔高吗?

所以,如果要给孩子看《朗读者》,还是先让他读文章,看书,让他理解原文的内涵,再看节目更好。

反观也还算热的《见字如面》,请两位教授来解读文章,就来务实得多。但无奈,比起一本正经地讨论文本,还是煽情火得快!

在朗读面前,每一个读者都是平等的,他无关乎名望、地位、金钱、曲折的经历,你能够饱经沧桑,也能够不谙世事,阅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套用简爱那句话,我们的灵魂穿过书本,站在作家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唯有热爱书本身,才会给孩子终身阅读的习惯,并赋予他们丰富的精神、情感世界。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1000字【篇5】

如约而至,我又走进了今晚的《朗读者》,倾听感悟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所拥有的相同的陪伴。今晚《朗读者》的主题是陪伴,看完了心里却久久难以平静。

陪伴,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很多类。今晚的陪伴,丰富、饱满、深情、纯粹、温馨,每一段都闪闪发光打动人心。父亲郑洪升陪伴郑渊洁一路写作,母亲陶艳波陪伴儿子杨乃斌求学十六年,蒋雯丽作为防艾大使陪伴艾滋病患者十四年,林兆铭五年时间独自陪伴受伤野生动物,妻子唐国妹陪伴丈夫乔榛共抗恶魔。每一段经历,每一个故事,每一种陪伴,都彰显着人性的光辉,都带给我深深的感动,而我想说的是这位母亲的陪伴。

杨乃斌八个月大的是失去了听力,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灾难。母亲陶艳波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幸福的生命,拒绝孩子上聋哑学校,从小学开始就带着小凳子成为儿子的同桌,陪着儿子上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毕业,十六年的同桌,十六年的母子陪伴,十六年的辛酸磨练,终于让儿子成为有用人才,让儿子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细腻、深沉、无私、坚韧。

这一段陪伴,看得我无法抑制地泪流不止,内心的感动和震撼无以言表。杨乃斌的朗读《不为什么》诠释了母亲十六年陪读的唯一理由,这个孩子是不幸的,他在那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听了,无声的世界里他该是多么的寂寞。可是,这个孩子又是幸运的,他有那么一位伟大坚强智慧的妈妈,作为他的耳朵让他听到了声音,让他学会了正常的表达,过上了像正常孩子一样的生活。成长,充满了坎坎坷坷艰辛磨难;成长,又有多少惊喜和欣慰。十六年来的种种滋味,也只有这对母子心里知道。

女人一旦成为母亲,就是同时拥有了菩萨心肠金刚之身,陶艳波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她会让多少人肃然起敬惭愧不已呢?

当妈妈的要不断学习,真的要不断地学习、反思,陪着孩子成长需要耐心和细心,也需要智慧和修养。我想,今后的我还得提高自身修养,因为这是一生德修行。

以前,我总想当妈不容易,但要努力当好。现在,我认识到了,仅仅是尽我所能还不够,而是要竭尽全力。

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是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的花绽放了,自己的那一颗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长大,陪着他她沐欲阳光风雨。如果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也不要着急,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总有一段文字影响生命的成长,总有一个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迹。但愿我们的陪伴,是孩子一生最温暖的记忆。

倾听他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这也是成长中的自修。

今晚的陪伴,让我为女儿写下这段话: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陪伴,是最温暖的力量;陪伴,是最纯粹的关爱。

陪着你,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我的孩子,慢慢长大!妈妈愿意陪着你,陪着你。

232208